家庭医生进社区:关心的不仅是老人,要做的不止一点点

      发布时间: 2018-01-16 来源: 普陀区侨联        

字体:【大】【中】【小】

  近日天气越来越冷,气温越来越低,为服务好社区各界人士中高龄、行动不便的人群,由镇党群办(统战)牵头,与基金会合作的"关注民生 优化服务"—家庭医生进社区关爱各界人士服务项目于近日正式启动,依托桃浦健康共同体专家团队中的成员和优秀护理人员作为班底,每月定期开展社区医援上门服务活动,为有需要的各界人士提供每月上门做健康检查,还指导老人们饮食起居及家庭用药、家庭除菌等服务。

  •陈老师,96岁,前列腺癌患者

  陈老师是一位早期老归侨,由于天冷,穿得比较厚,戴了一顶绒线帽子,与老伴2人居住,患有前列腺癌,长期服药控制病情。李护士长为陈老测了血糖、量了血压,并将数值记录在健康档案表上。

  郭医生详细询问了陈老近期的身体状况、饮食起居情况,饮食是否清淡,近期是否有感冒,体重有没有减轻……所有的信息一一记在健康档案表上,并叮嘱陈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心情愉悦,常备降压药,控制好血压,坚持服药,有任何不适随时拨打电话咨询或就医。

  •禹阿姨,91岁,多年瘫痪

  禹阿姨,少数民族人士,军烈士家属,儿子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被追认为烈士。家庭医生去的当日正巧是禹老的生日,得知这一消息后,家庭医生、护士首先送上了生日祝福,祝禹老"身体健康,寿比南山,每天都开开心心",并为其测了血糖、量了血压,数值均正常。

  家庭医生上门做健康检查,禹老很高兴,家属说这是老人收到的一份最健康、最有价值的生日礼物。因瘫痪,禹老已卧床多年,由儿媳妇照料伺候饮食起居,干干净净,无微不至,从未长过褥疮。家庭医生详细了解了日常饮食起居情况,查看了日常服用药物,叮嘱其家人注意为老人防寒保暖,身体有不适立即告知,或送医。

  •徐老,96岁,高龄老人

  耄耋之年的民主党派人士徐老精神矍铄,家庭医生到达时,刚从小区散步回来,头戴一顶黑色的线帽子,一边打招呼,一边引导大家进屋,步伐稳健,言辞清楚,是一位健谈的老者。

  经过检查,徐老的血压、血糖均正常,最近肠胃不太舒服,消化不良,胀气,便秘。为此,郭医生叮嘱老人平时多吃蔬菜,适当进行户外锻炼活动,增强血液循环,帮助消化,有助于缓解胃肠不适症状,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健康档案上。

  •张老师,85岁,年老多病

  张老师,民主党派人士,天气冷了,午饭后,喜欢运动的张老没有出门,和老伴在家看电视。家庭医生到达后,为张老量了血压,测了血糖,询问了日常的饮食起居情况,并将相关健康信息一一记录在健康档案上。

  老人患有前列腺炎,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但近期感觉效果不太明显。郭医生详细了解服用剂量、次数等情况后,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叮嘱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张老退休后最大的爱好是练书法,经常在家书写毛主席诗词、苏轼诗词,笔触苍劲有力。健康检查结束后,还特意向家庭医生赠送了书法作品,表达谢意。

  还有其他各界人士台胞台属李老师、少数民族张师傅等共15名代表人士,家庭医生都一一上门做了健康检查,搜集了近期健康信息,为身体不适的老人提供了就医咨询服务或就诊安排,受到老人及其家人的称赞。

  镇党群办牵头的家庭医生进社区项目,宗旨是为年老高龄、体弱多病、生活不便的社区老归侨、独居的各界人士解决就医"最后一公里"问题,从项目精心组织到联系有一定实力的医院来承接实施,医院选派最能贴近家庭健康全面服务的医护人员来执行,建立从检查到重大疾病会诊、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措施,防控预防慢性疾病,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同时,项目还旨在能唤起全社会对社区统战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对独居老人的关爱,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关爱,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