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界人士参访岳阳医院:助推中医药海外拓展、惠及世界

      发布时间: 2025-10-09   

字体:【大】【中】【小】

从中医目诊仪、AI舌诊仪、真菌实验室、皮肤影像室、毛发光疗室到头皮熏洗、熏蒸室,从皮肤美容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到中医康复中心、膏方制作中心……近日,上海市侨联组织侨界人士专题参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听取市侨联常委、岳阳医院原院长、首席专家周嘉教授和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介绍岳阳医院发展历程、特色专科及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建设情况。

周嘉教授介绍,岳阳医院是一家典型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和康复科位居全国中医推拿和康复学专科学术影响力排行榜榜首,针灸科名列全国中医针灸学专科学术影响力排行榜第二位,皮肤科名列全国中医皮肤病学专科学术影响力排行榜第三位。选址于上海松江的岳阳医院松江院区目前一期项目已落地,预计2028年竣工。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并将打造针灸、推拿、皮肤三大领域华东区域中医诊疗中心。

“中国的医院只有中西医都强,才能超越国外的顶尖医院,岳阳医院正朝这个方向推进探索。”周嘉教授表示。作为一名心胸外科医生兼全国针刺麻醉领军人物,他本人于去年12月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针刺麻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充分发挥针刺良好的镇静抗焦虑、稳定心律血压和内环境,以及脏器保护等作用,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并帮助其更快康复。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

由周嘉教授团队改良创新的现代针刺麻醉技术在20余年临床实践中,实现了避免心、肺手术中的气管插管,显著减少了麻药大剂量使用对人体的副作用和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也减少了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患者的术后康复。随着对针刺麻醉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认识的不断加强,2018年起,周嘉教授团队又将针刺麻醉技术运用于心脏介入手术,率先开展了针刺麻醉下冠状动脉介入术、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介入术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有被别的医院宣判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肺气肿病人,在岳阳医院接受针刺麻醉手术,因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手术结束后,病人就能清醒地自己走回病房,而且避免了肺部感染,可以最大程度依靠自己的抵抗力恢复,为后期康复节省了大量花费。

“针刺是中医,麻醉是西医,针刺麻醉是典型的中西医结合,而且是中西医结合中我国真正拿得出手、能够让外国人听懂的医学方法。”周嘉说,这项技术后来被推广到了越南、印度和非洲。

前几天,岳阳医院与葡萄牙一个公立医院集团进行了一场线上会议交流,岳阳医院向对方医院提供了6项技术,其中5项是非药物转化,对方表示非常感兴趣。受此启发,岳阳医院准备今后到巴黎、伦敦等地举办此类项目的推荐会,寻找当地合作方。

因为文化差异,中药很难进入欧美国家,但非洲国家由于本身也有草药,对中药就比较容易接受,没有相关的政策限制。非洲人常年吃糖分高的甘蔗,加上气候潮湿,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胃肠病和皮肤病多发,岳阳医院针对这5种疾病,把包括医院自研外用药和草药在内的相应药物带到非洲,由我国规模最大的老字号中药商店蔡同德堂根据药方现场进行煎煮,病人得到新鲜煎制好的中药,都很高兴。

2019年新冠疫情中正式开张的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与毛里求斯城市医疗集团共建,得到毛里求斯华人华侨支持,位于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是我国投入建设的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之一,也是非洲地区第一个中医药中心,刚一开张就病人盈门。中心运营迄今近6年,得到了国家中管局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周嘉教授透露,上海中医药大学正计划与毛里求斯大学进行合作办学,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毛里求斯的医学留学生开设中医课程,这些学生在上海学完中医理论课程后,就可到中国-毛里求斯中医药中心,以那里为基地接受再培训。“我们准备以毛里求斯为中心,沿着“一带一路”向西辐射,把中医药海外中心一家家开过去。”周嘉说。

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带队走访,他感谢侨界专家为中西医结合、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市侨联在推动企业和相关机构海外发展合作中,将充分发挥岳阳医院海外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各方加强联手合作,促进中医药更好走向海外、惠及世界。

市侨联副主席陈银儿,岳阳医院党委书记郑莉、院长李屹,十余名市侨联委员、海外委员等出席活动。(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