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西部 侨青行动

      发布时间: 2021-08-23 来源: 基层工作部 作者: 钱人源

字体:【大】【中】【小】

  WDCM上传图片

  “很感动!我表个态,向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福美专项基金‘我助大山孩子洗个澡’项目捐款200万。”8月20日,上海市侨联“侨心向党开新局——服务西部 侨青行动”座谈会现场,中国侨商会副会长、市政协委员、上海舜达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说。

  “走进四川、云南等地大山里的学校,看到很多女孩子没有条件洗澡,很着急,便想做件实事,我们目前已援建乡村小学爱心浴室18所。”福美公益发展中心项目总监陶利帆介绍了“关爱大山里的孩子”“大山里的基础建设”等项目情况。

  教育、人才对脱贫和西部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这也是座谈中与会侨界爱心人士最关心、交集较多的领域。“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历史性胜利,西部边远地区学校的硬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软件资源、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2017年以来,我们秉持‘授人与渔’理念,通过‘同心云课堂’直播等方式,让西部地区学生在线同步学习,传授教学方法,赋能西部地区学校,已惠及3000多名教师和5万多名学生。”不久前获得上海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市侨联青年总会常务理事、“梦想加油站”青年发展交流中心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王勤智介绍了“梦想加油站”公益平台建设情况。

  市侨联常委、安东瑞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基东多年致力于“苗圃行动”公益项目。他介绍,“苗圃行动”于1992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已在内地建造1309所学校和宿舍,培训超过3.2万名教师,资助学生超过30.54万人次,累积捐献人民币超5.81亿元。

  “2010年,我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便带着2万元只身前往云南大山深处做公益,想帮留守儿童解决午餐问题,没想到偶遇一幅刺绣,成就了我一直追求的事业。”长宁区侨联委员、上海穆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靳英丽介绍了带领1056位云南绣娘通过弘扬非遗文化创业致富的故事,她说:“目前我们正通过电商赋能,开设绣娘直播等,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模式。”

  上海是全国新侨聚集地之一,高层次海归人才多,发挥智力优势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上海侨界服务西部的又一亮点。“我们将数字经济与产业扶贫结合,探索出一条新路。”徐汇区康健街道新侨驿站理事长、上海异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猛介绍了参与有关研究院工作的情况,他说:“通过打造西藏林周县众陶联产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西藏陶瓷行业大数据,搭建了陶瓷原料全国线上交易平台,有力推进打造了西藏陶瓷原材料产业集群。”

  中国侨联委员、市侨联常委、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董事长钱莹,长宁区侨商联合会副秘书长任蓉,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项目总监李蕾,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李桃芝,市侨联青年总会常务理事、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鲍蓓蕾,市侨联青年总会常务理事、上海寿全斋创始人总裁季锦良等侨青和侨界人士也畅谈了服务西部的做法和体会。

  “爱心涌动,暖意融融。上海侨界公益爱心人士代表特别是侨青代表汇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在服务西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为,共话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侨界新贡献,很有意义。”市侨联主席齐全胜出席座谈会,对全市侨界在公益事业特别是服务西部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诚挚感谢和敬意。他说,广大侨界青年以多种方式服务西部,尤为可贵,能够激发家国情怀、增强大局意识、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境界能力、促进事业发展。上海市侨联及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要按照市委部署,继续动员侨界力量,在对口帮扶中找准切入口,积极主动作为,为推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做出应有贡献。

   WDCM上传图片 

  市侨联副主席徐大振主持座谈会。市侨联基层建设部负责人等出席。会前,市侨联一行考察了“梦想加油站”青年发展交流中心。